【校企合作处】共育校企合作之花 共享产教融合之美——校企合作办学综述
共育校企合作之花 共享产教融合之美——校企合作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综述
新闻网消息(文/校企合作处 廖波光)我校校企合作遵循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交融合规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围绕学校“国际引领、内涵升级、六化并举,建成特色鲜明高职名校”发展战略,积极落实“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学校使命,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互通互认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将国际人才培养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校企合作走过了与企业进行实习就业、订单培养等阶段,逐渐拓展到与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科研合作等方面合作,合作模式进一步多元化。总结提炼学校校企合作的教学成果,“高职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项目获得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及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教改实践”项目获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开展“校中厂”、“厂中校”、“植入式工作站”、“托管企业”、“订单班”等多种形式校企合作
“校中厂”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及人力资源,把企业引入学校的实训基地,建立“生产车间”,形成“校中厂”。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多赢。
柳职院依托学院机械厂与柳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桥箱、液压等分厂、与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广西金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以及柳州其他中小微型企业开展外协加工、技术研发等服务,柳州市欧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与学院自动化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的“校企联合工作室”, 深圳电应普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的电子产品联合工作室“林聪工作室”,以优秀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命名的“丘柳滨工作室”,学校引进中小型企业柳州嘉泰模具厂、柳州市恒宏机械厂、明实汽车修理厂等均属于典型的“校中厂”模式。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柳东新区管委会于2016年10月共同建设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研究院,基于协同创新、开放共享、互惠共赢理念,坚持引进和孵化相结合,深入开展与本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协同合作,面向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注重集成创新。重点围绕技术集成化、工程化、技术培训开展建设,依托学校工程中心技术平台,联合实体(企业),服务地方产业。仅2017年,面向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柳钢、广西汽车集团、方盛集团等集团内企业开展技术服务49项,开展机器人中高级班培训103人次,服务金额超过1500万元。2016年研究院被认定为“广西第五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单位”,2017年被认定为第一批“柳州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18年被认定为柳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
“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是指利用地方政府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及学校自筹的资金设备资源,把设备植入企业,将实训基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形成“厂中校”,成为学生进行高水平生产性实训的稳定基地。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为典型的“厂中校”。学校在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内建立“柳职院——福臻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车间”,形成“厂中校”,每年在合作的基地内安排5批(每批120人)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产顶岗实习。同时,学校在福臻公司设立了编程及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专用教室,该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实习、教学指导小组,负责现场学生的岗位安排与教学实施,共同承担课程或专题教学任务。
“企业托管”模式
企业委托学校管理企业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机构,可以是一个或几个部门、一个或几个车间、一条或几条生产线、一个或几个工段、一个或几个班组等独立管理单元。学校与柳州市商泰机械有限公司的合作就属于这种模式类型。学校为柳州市商泰机械有限公司承担微型汽车后桥生产线的生产组织及管理,形成“企业车间,学校管理”合作新机制——企业托管。
“植入式工作站”模式
利用学校技术资源优势,在企业设立“技术服务工作站”。派出专业教师长驻该企业,并承接企业大量技术的改造和设备维修技术服务。这种在企业内部“植入工作站”的技术服务模式,为学生带来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技术改造与管理现场工作的学习机会。学校与柳钢机制公司的合作属于“植入式工作站”模式。学校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机制公司内部建立“技术服务工作站”,通过向该企业提供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等服务项目,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设备维护维修等生产性实训岗位,也解决了企业设备维护难的问题。为企业处理了226项技术故障,获得了一大批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学案例。
“企业订单班”模式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20年来,与企业开展“柳工海外学员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订单班”、“柳工班”、“柳钢班”、“赛拾海外订单班”、“华柳汽车订单班”等500个订单班,培养订单学员10000余人。
引入行业先进标准,校企双主体育人,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恒企教育集团、武汉百捷集团、武汉厚溥教育科技集团、武汉尚云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建立5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校企共同组建教学、管理团队。学校提供教学、办公和实习实训场地,合作企业投资,购置、建设了模拟机仓、互联网实训中心、ICT实训基地等实习实训设施。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聘请学校专业教师担任相关部门负责人,校企双方实现“身份互认、角色互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并负责招生计划申请与投放,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公开课或招生咨询等,让学生了解企业技术应用,形成“招生即招工”的高职办学特色。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培训体系和教学资源,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团队,学校教师负责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等,企业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等。学校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党团活动和校园文体活动开展,企业选派人员担任班主任,开展“员工化”职业综合素养培训,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
创新权益保障方式。校企共享办学效益,学生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教师获得在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学校获得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和教学资源,企业获得量身定做的人才。校企共同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学生入学时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对接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及区域领军企业,保证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95%以上,共同促进就业,共推学生优质就业。共融校企文化,学校将校园文化融入合作企业,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培养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校企双主体办学二级学院一览表
牵头组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 服务广西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由我校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的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是经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组建,成立于2014年11月6日。经过近4年时间的建设,集团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教育资源共享、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11月,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称号。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输出
充分发挥利用集团成员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结合企业国际化市场拓展,实现集团高校伴随企业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学校坚持服务区域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紧缺人才的理念,与柳工强强联合,共建“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全球经销商培训、技能竞赛、科技研发、职业技能鉴定等项目,每年面向柳工全球经销商及社会组织开展培训30期以上,培训学员1500多人,职业技能鉴定1000多人,接待国内外5000多人参观学习。基于柳工在全球的发展战略布局基础,在全球选址建设分中心,着力构建全球覆盖培训体系,实现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的全球输出。已形成柳职院为总部,国内包括常州、镇江等4个分中心,海外包括印度、波兰、巴西等八个分中心的培训体系。目前,学校与柳工积极推进在沙特共建的沙特卡坦尼学院。印度分中心,2018年1月正式挂牌运行,为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提供实践样本。
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实训基地厂中校
艺术学院服装设计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共同揭牌-柳职院赛拾海外订单班
校企合作双主体
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年会
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启用仪式